收听
由M+委约创作,2020年,图片:M+,香港
旁述:
如果你熟悉香港,你可能会对这个瞩目的装置有些似曾相识。这个作品叫做《悬浮城市》,呈现了这里独特的都市基建系统,包括有盖的人行道、天桥、电梯,它们使得人们无需走出户外或者地面,就可以畅通无阻。试着看看周围,你会见到这些基建系统出现在装置作品上方的影像里。
这些场景展示了几百万人每天的生活,它们都是取自电影中,城市的人们在不同的人行道来往的画面。在其中一段影片里,你会看到由知名电影摄影师杜可风拍摄的中环半山扶手电梯。他已经在香港住了几十年,我们问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步行网络的。
杜可风:
你看着人生百态在眼前流转,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画面。香港有很多地方,人来人往,令人有一种肯定生命价值的喜悦。他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我想这个也是拍电影的乐趣,也就是去观察与赞美。
旁述:
中环半山扶手电梯在他的早期电影《重庆森林》里具有重要地位,从那时开始,杜可风就已经觉得,这些人行道就是这个城市的脉搏。
杜可风:
这真是一个对香港很贴切的比喻,就好像是贯穿城市的血管。它是一条血管,但它是动脉还是静脉?这样比喻的原因不正是因为人们在这里来来往往?那时我刚刚搬去了一个公寓,它恰恰就在半山扶手电梯的旁边。我那时就觉得:“哎,等等,这个不就是我见过最厉害的比喻嘛?”这个就是香港。这个既是动脉也是静脉。这里既是西方也是东方。它们彼此冲突,又互相依存。
旁述:
这件作品的名称是《悬浮城市》,是Adam Snow Frampton、Cyrus Penarroyo、Jonathan D. Solomon和汪嘉咏于2020年创作的装置作品,主要以银色的铝板和铝管,还有白色的3D立体打印塑料组件组装而成,高约成人及腰位置,长360厘米,宽260厘米。
作品分为底板和高架道路两部分。底板显示香港岛上环至金钟之间的平面地图,上方架空展示一组组连接不同建筑物的人行道、电扶梯、楼梯和天桥,它们彼此相接,但剔除了建筑物的外形。
底板地图由六块正方形银色铝板组合而成,板面刻有上环信德中心至金钟太古广场之间的道路、地区和地标名称。在道路各个对应的位置,都会竖起高高低低的银色窄身铝管,高度由86至115厘米不等。铝管的末端都支撑着一组组3D打印的白色组件,这些组件呈现不规则的道路形状,边线有直有曲,有粗有细,恍如真实的行人道路网络。道路四通八达,布满交汇点,以及连接私人、商业和公共空间的地方。
整个作品摆放在地上,观众可以俯视地图和道路网络,或者从侧面观察网络的布局。网络向外延伸、上下交叠,贯穿不同空间,就好像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的动脉、静脉和微丝血管,深入身体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