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听

南展厅 

周绿云 《激霰二》

1977
水墨设色纸本横向画作中央有一个红色圆形,表面覆盖黄色斑点和淡灰色泼墨痕迹。红色圆形被黑色漩涡状的墨染笔触围绕,延伸至画作两侧。

M+,香港,梅洁楼文化创意基金有限公司捐赠,2018年,© Catherine Yang,图片:M+,香港

旁述:

艺术家周绿云会用一些不常见的工具去创造出令人着迷的画像,这也是这幅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她的儿子杨见平与我们分享他对自己妈妈创作的回忆。

杨见平:

她会使用任何东西来创作!她有时候邀请朋友回家,让他们看她用来画圆圈的饼干盒之类的物件。她会用吹风机来喷漆,她真的什么东西都会拿来用用看:家庭用品、厨房用具之类的东西,甚至是不同类型的烹饪用具、还有刷子,但不是用来画画的那种,而是一般用途的刷子。她还会用山羊皮的碎片来泼墨呢。

哦,还有她用的墨水,是找人去五金店买的,其中有不同类型的墨水和油漆。她经常想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将它们结合起来去创作。她去世之后,我们整理她的屋子时看到一个惊人的景象:整个屋子里有很多古灵精怪的物件,都是一些古老又古旧的东西。

旁述:

抛开吹风机和山羊皮,周绿云在她生命中一段特别黑暗的时期创作的作品,在艺术评论界里备受讨论。我们询问杨见平对这幅黑暗时期的作品有什么看法。

杨见平:

她是在1977年创作这幅画,当时应该是我爸爸病倒了,甚至是他即将去世之际。我挺喜欢这幅作品,因为它看上去很美。除此之外,她画这幅画的时候,是她人生中的黑暗时期;画面里有很多黑色和灰色,但同时又有一些其他颜色。当我看着她这些充满黑暗的作品时,我为妈妈的忧郁感到非常难过。

但是当我看着这幅画时,我第一个反应并不是出自一个艺术评论家的角度或者我是否喜欢这件作品,而是在想“其实,我妈妈可能并没有那么忧郁”。所以,我很高兴看到画里面有些许色彩。虽然她大部分时间还是非常忧郁,但她的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一点令我感受最深刻。

我觉得这是一件相当强大的作品,不过,当你看着这位画家,也就是我的妈妈,她其实并非一个那么强势的人。她虽然可以画出这样的作品,但她很多想法都是非常细腻和敏感的。她试图展示出强大有力同时又细腻、敏感的作品。她确实是想做出那样的创作,而不只是一幅看上去挺漂亮的画作。

旁述:

这件作品的名称是《激霰二》,是周绿云于1977年创作的水墨设色纸本作品,高66厘米,长139厘米。

一股漩涡仿佛从纸本的下方迸发而出,一条条黑色弧线从底部往上延展,分别在左右两边上下往返,犹如荡起一道道乱窜的黑色流水,乱流形成漩涡,包围着一团呈淡红色的球体。

漩涡中乱流落笔的位置墨色浓厚,往上提转的笔划渐细且淡,笔墨大部分回转到纸上形成漩涡,部分就紧贴纸边,像是延伸到纸本以外。漩涡当中夹杂干笔擦出的幼黑细线,而浓重的墨色底下透出一弯一弯红色笔触,当中又混和了一抹抹淡黄色,看起来漩涡有远有近,显得有深度,像是把滚动中的红色球体包围其中。

而这团淡红色球体是由一圈圈的笔触填满而成,表面有一点点通透的橙黄色,就像球体滚动时,有柔和的光线散射出来。球体周围另外有泼洒而出的墨点,这些墨点湿润化开,像是流向散射的橙黄色光线,看起来,黑色漩涡包围球体,同时也被球体吸收化解。

漩涡的右下方有一个方形朱红钤印,印有“绿云绘画”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