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听

南展厅 

林明弘 《无题 (休息抽根烟)》

1999
裝置作品的角落中可見兩張米色扶手椅,兩者之間有一個金屬煙灰桶,後方的白牆掛着的五幅畫,當中的粉紅色背景印有花卉圖案。同款圖案同時印在左方扶手椅的側邊和椅背,以及右方扶手椅的坐墊上。扶手椅和煙灰桶均置於木地板上。

M+,香港,© 林明弘,图片:M+,香港

姚嘉善:

林明弘是一位台湾艺术家,他出生于日本,在台湾和美国长大。

旁述:

姚嘉善是M+的视觉艺术主策展人,也是林明弘的好朋友。

姚嘉善:

他在加州的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之后他回到台湾,开始和一群艺术家合作。当时他在一个艺术空间里做调酒师。那是一个很有互动的环境,他还可以做自己的创作。之后,他开始在这个地方办展览,而这件名为《无题 (休息抽根烟)》的作品,就出自他在这个艺术空间的其中一个早期展览。

他就是这样开始了使用这种纺织图案去创作。我认为,他很感兴趣,或者说很着迷于,探讨这些图案是如何讲述台湾的某种历史;以及这些装饰艺术或纺织图案又是如何去表现台湾的传统。

这段时间里,他实验如何运用空间感去处理这些图片,并使其与这个立方空间产生对话。正如大家所知,画廊是一个白色的立方体,这一点其实相当重要,因为颜色鲜艳、五彩缤纷的植物图案的并置,会给人一种很私密的家居感。而将它们放在充满现代气息的艺术空间里,两者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他也在这里创作出一个社交空间。所以,他不光只是用这些图案与环境对话,更利用了家具和图案产生的联系,同时形成一种三维与二维之间的变奏。他对于这种处于公共和私人之间,甚至是两者都不是的过渡性空间非常感兴趣。

然而,有一个物件是整个装置的关键,那就是烟灰缸。我认为它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没有这个烟灰缸,那这里就只剩下两张沙发,变成一件完全不一样的作品。作品可以产生非常有趣的对话,关于二维或者三维的图案、空间的表面等等,但这个烟灰缸将它提升到另一个层次,令整个空间加强了人的存在感与互动元素。

我觉得这个作品很有吸引力,我喜欢艺术家只是添加一小部分的东西,就可以扭转甚至改变整个作品。

旁述:

这件作品的名称是《无题(休息抽根烟)》,是林明弘于1999年创作的装置作品,物料包括沙发、金属烟灰缸和乳胶漆木板,尺寸视乎组装方式和展示空间而定。

作品设置在空间的一个角落,垂直的墙身为白色,左边墙和右边墙的前面各有一张米白色单人沙发;两张沙发之间,放了一个长筒形座地烟灰缸,烟灰缸由金属制造,呈银灰色。沙发背后两幅墙上挂有五幅画,全部都带有鲜艳的桃花图案。而这些图案也出现在沙发的布椅套上。

这两张沙发都是改装自柯比意设计的LC-2扶手椅,外形是一个立方体,每边长约60厘米。沙发以银色金属细管作为骨架,内嵌五块方形厚软垫,软垫拼合成沙发的靠背、两边扶手和双层座垫。软垫的布椅套颜色主要是米白色,但是唯独有一个椅套印了桃花图案;其中一张沙发的桃花图案出现在右边扶手,另外一张就在座垫。所有布椅套都微微偏黄,带有残旧感。

两张沙发之间的长筒形座地烟灰缸,高度跟沙发差不多,筒身有一个圆宽的开口,顶部是烟灰缸,缸内留有烟蒂。

墙上五幅方形的挂画尺寸不一。左边墙展示了三幅,它们的宽度跟沙发相若,当中两幅是正方形,另一幅比较大,是长方形。而在右边墙,就有两幅尺寸更大的正方形挂画。

挂画上的图案用乳胶漆绘画。粉红色底色上,有一朵朵的桃花,每朵桃花都比人头大,桃花连续排列成几道斜行,一行红色一行米白色,两色相间,颜色鲜艳。近看,会看到粉红色背景和所有桃花都布满白色空心小圆点。每朵桃花有五片线条圆润的花瓣,描上白色边线。花蕊由五个水滴形状组成,水滴的尖端指向中心点。红色花瓣配上黄色花蕊,米白色花瓣配上紫色花蕊。这些图案和沙发椅套上的图案相同,但尺寸较大。远看,五幅挂画就好像是五块花布,由同一幅巨型布料剪裁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