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希克展廳 

陽江組合 《書法花園》

2004年
由多個元素組成的裝置作品,包括一條小木橋、以揉皺書法紙張堆成的河流、兩棵開滿粉紅色桃花的塑膠樹,以及由滴蠟塑造的瀑布。

M+希克藏品(捐贈),香港,©陽江組合,圖片:M+,香港 

旁述:

呢件作品嘅名稱係《書法花園》,係陽江組合喺2004年創作嘅裝置作品,物料包括水墨紙本、塑膠樹、木橋、按摩器同閉路電視。作品尺寸視乎展示空間而定。喺2025年開幕嘅「M+希克藏品:心靈圖景」展覽中,作品放喺一個開放式展區展示,觀眾可以喺花園自由穿梭。

陽江組合係由陳再炎、孫慶麟同鄭國谷喺2002年成立嘅藝術團體。佢哋三個人以合作形式進行創作,打破咗傳統書法文化中,將書法視為個人藝術嘅觀念。除咗挑戰文人書畫畀人高雅、權威嘅刻板印象之外,佢哋亦會將日常活動融入作品,傳遞反傳統嘅自由精神。喺《書法花園》呢件裝置作品中,佢哋以假桃花樹同木橋,呈現水墨畫常見嘅桃花源景象。佢哋將一大堆書法作品放喺橋底,意味住書法唔再係高雅藝術;而將作品設置於花園之中,就提醒住觀眾漢字乃源於人類對自然嘅觀察或者體驗。

花園中嘅木橋呈梯形,顏色係淺啡色,高1.8米,長6米,闊度大概足夠一個人行過。橋嘅兩側有欄杆,以方形木條交叉砌成;而欄杆間柱嘅頂部有球狀裝飾。橋嘅兩端亦有梯級,可供觀眾上落。橋底堆滿寫有書法嘅紙,全部都巢𠵼𠵼。紙張嘅顏色有米白、淺藍、粉紅、泥黃,亦有灑金嘅紅色揮春紙。紙上有墨跡同中文字,字體有大有細,有啲字嘅墨水化開、模糊不清。靠近橋底嘅紙微微震動,睇落就好似橋下流動嘅河水。橋嘅旁邊有一部電視機,係一部14吋嘅舊式厚身彩色電視機,電視螢幕直播緊紙堆不斷震動嘅影像。

花園之中有五棵樹,啲樹都比一般成人高,幼身嘅啡色樹幹固定喺三腳架上,樹木無樹根,分枝上有零星幾片綠葉,枝頭開滿顏色深淺不一嘅粉紅色桃花。

喺呢個花園之中,有一座白色瀑布山,係陽江組合喺2003年創作嘅另一件雕塑作品,名為《瀑布》,物料包括蠟、紙同金屬支架。呢座瀑布山有成人咁高,山體表面凹凸不平,遠睇似一座冰山。成座山就好似瀑布嘅水流傾瀉而下,凝結成冰,形成層層疊疊嘅冰瀑。近睇,會見到呢座山係由米白色宣紙紙團堆砌而成,而瀑布就係白色嘅蠟融化、滴落再凝固後造成嘅效果。 

觀眾可以穿梭於桃樹之間,或者企喺橋上環視花園四周嘅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