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
「M+希克藏品:別傳」展覽現場,攝於2023 年,攝影:鄭樂天,M+,香港
旁述:
藝術家何翔宇最初將一樽可樂帶到工作室,將可樂煮到淨返固態嘅殘留物,然後佢用咗六個幾月時間,自己一個人煲一噸可樂,但係佢知道咁樣仲係唔夠,於是佢返到家鄉遼寧省丹東市,請咗十個工人,喺一間木材廠入面用年幾時間煮滾一共127噸、即係六萬樽可樂,生產出大批黑色泥狀殘留物,睇起上嚟好似閃閃發光嘅礦石,仲放喺光潔明亮嘅透明箱入面。
可樂喺中國嘅銷售背景令佢成為西方文化同消費主義嘅標誌。1979年,中國經濟啱啱開始對外開放,本來被停售嘅可口可樂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呢款紅色包裝嘅飲品喺中國非常受歡迎,愈嚟愈暢銷,甚至成為大家喺日常生活入面無處不在嘅產品。
何翔宇所煮嘅127噸可樂正好等於可口可樂喺佢家鄉嘅年均銷量。而家呢啲數字同佢隱喻嘅消費慾望變成咗實體,震撼咁呈現眼前,咁會唔會令你思考消費嘅真相?
值得一提嘅係,何翔宇喺創作嘅過程入面,需要跳過受跨國公司監管嘅當地代理商去獲得大量可樂,喺製作期間,佢仲需要應對唔同政府部門嘅調查同盤問。佢以呢個項目真實咁介入社會運作,體現咗各種權力嘅複雜關係。
旁述:
呢件作品嘅名稱係《可樂計劃(萃取結晶)》,係何翔宇喺2009至2010年間創作嘅雕塑,創作材料為可口可樂嘅糖分結晶。作品就好似一舊舊黑色嘅泥土,堆放喺一個透明展櫃入面。黑色邊框嘅展櫃離地架高,高120厘米,長400厘米,深100厘米。
可口可樂嘅糖分結晶呈不規則形狀,有部分堆到展櫃一半咁高,形態好似將濕潤嘅泥土,捏埋一舊舊再疊高咁;有部分就凹咗落去,好似泥土中有一個個孔洞。靠近展櫃睇,會見到啲結晶係粒狀沉澱物,主要係黑色,部分位置偏深啡色,夾雜銀色或者白色嘅細碎微粒。企遠睇,成件作品嘅形態就好似喺海邊俾海水侵蝕同風化咗嘅岩石,又或者似不知名嘅巨型黑色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