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希克展廳 

倪有魚 《銀河》

2008至2011年
裝置由多枚鎚平了的硬幣組成,表面以塑膠彩繪畫微型山水、動物、人物和身體不同部位。硬幣展示於一個黑暗的房間內,它們在牆上排列,投上燈光,恍如一幅星象圖。

「M+希克藏品:心靈圖景」展覽現場,2025年。圖片由M+提供

旁述:

呢件作品嘅名稱係《銀河》,係倪有魚喺2008至2011年期間創作嘅裝置作品,尺寸視乎展示空間而定。喺2025年開幕嘅「M+希克藏品:心靈圖景」展覽中,作品放喺其中一個展區嘅角落位置展示。創作物料包括塑膠彩手繪金屬硬幣,同埋單頻道數碼錄像。硬幣有大有細,直徑約兩到三厘米不等。錄像彩色、有聲,片長約十二分鐘。

展區角落嘅黑牆上,滿佈大約三百個大大細細嘅銀色同黃銅色小圓片。離遠睇,就好似銀河中一顆顆閃爍嘅星星。黑牆嘅最右邊有一個細螢幕,播放住《銀河》嘅創作過程紀錄片。片中以特寫鏡頭拍攝藝術家喺戶外樓梯間,用鎚仔將金屬硬幣敲打成薄片,亦展示藝術家喺簡樸嘅工作室內,用極幼細嘅毛筆沾上黑色塑膠彩,喺硬幣表面一筆一筆描畫前景嘅樹木、中景嘅河岸景色,再繪上遠景嘅崇山峻嶺。

藝術家反覆敲打唔同國家嘅硬幣,將硬幣表面原有嘅面值刻記磨平,徹底消除硬幣嘅經濟價值,令到佢哋變成一塊塊只有磨擦同撞擊痕跡嘅小圓片。然後,藝術家喺呢啲小圓片上,以極精細嘅筆觸繪畫圖案,為小圓片創造新嘅藝術價值,藉此思考人類嘅介入係點樣改變事物嘅價值。

每一枚硬幣嘅表面都係一個微縮嘅景觀,當中蘊含水墨畫常見嘅元素,例如岩石旁嘅曲折小橋、山崖柳樹下嘅瀑布、層層山石間嘅河谷、園林中嘅亭閣、蓮花、松柏同鳥獸。另外,亦有生活化嘅圖像,包括人像、盆景、繡花鞋、中式器皿同傢俬等等。所有圖案嘅輪廓分明,筆觸細膩,線條同紋理清晰可見。單獨咁睇每塊小圓片上嘅景觀,就好似用望遠鏡眺望風景。如果將成組作品連埋一齊睇,就好似浩瀚嘅宇宙入面有一個個定格嘅星球,每個星球都存在喺自己獨特嘅時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