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聽

地下大堂展廳 

嚴迅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2007至2011年)

2011
紙板及亞加力模型展示一組建築群。在中央部分,畫面左邊的一座灰色長方形建築物和右邊一座呈阿拉伯數字「7」形的淡藍色建築物,形成一扇敞開的大門,並聳立在建築群之上。一條綠色走廊在敞開的門之下穿過,兩側都是建築物。

M+,香港,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2013年,© Rocco Design Architects Ltd,圖片:M+,香港

嚴迅奇 :

我一直相信,建築師最好嘅作品一定係喺佢最熟悉嘅地方起嘅。尤其身處都市嘅藝術工作者,講緊大部分當代嘅建築師都係,因為對於我嚟講,建築從來都唔只係關於你個座建築物,佢係一大幅砌圖嘅其中一塊。開始設計之前,你要問個城市佢想要啲點樣嘅建築,城市先行,建築為後。

旁述:

佢係嚴迅奇,係香港政府總部嘅建築師。要設計呢座同城市肌理有密切關係嘅重要地標,過程係點嘅呢?

嚴迅奇:

呢個項目有一個我哋要注意嘅重點:呢個係一個政府總部。 唔係好多建築物可以係政府總部。我哋要思考一個點樣嘅形象先至合適地代表到香港人對政府嘅期望。

我哋一開始嘅目標唔係要「標誌性建築」。我哋係想去營造一個標誌性嘅地方,所以先有呢個精簡嘅概念陳述:呢個項目象徵「門常開,地常綠,民永繫」。

「門常開」其實代表咗香港嘅重要特性。呢度係一個開放社會,接受同融合嚟自世界唔同地方嘅人同埋文化。同時,政府都應該時常追求開放,保持開明同埋透明度,就係講緊呢種開放性。

「地常綠」係呢個大樓設計嘅重要元素,一個綠色地帶會喺中央貫穿高樓,將市中心同未來嘅海濱連結。綠色,當然就係代表咗我哋要持續發展嘅願景。

「民永繫」嘅意思係綠色地帶將人流連繫起嚟,無論你係大樓用家、訪客定純粹過客,你都可以全天候廿四小時,輕易咁由城市中心行去海邊。你可以一邊享受呢個空間,一邊欣賞周圍嘅環境同呢個包含各個政府部門、結構獨特嘅大樓。

所以「門常開,地常綠,民永繫」,完全可以將公民價值同理想城市呈現出嚟。

旁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2007至2011年)研究模型,係嚴迅奇同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喺2011年製作嘅建築模型,高44.5厘米,長91.2厘米,闊136厘米,媒材包括紙板同亞加力。

呢個模型係一個建築群,座落喺金鐘海富中心同中西區海濱長廊之間。建築群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由海濱長廊望向海富中心方向,左邊嘅部分係立法會綜合大樓,中間係政府總部,右邊係行政長官辦公室。建築群四面被馬路圍繞,以平面圖形式用黑色幼線繪畫。喺建築群後面嘅係夏慤道,左邊係添美道,前方臨海係龍和道,右邊就係添華道。

至於模型嘅立體部分,最後方係金鐘海富中心嘅天橋,天橋連接政府總部。喺總部前面,左邊係立法會綜合大樓,右邊係行政長官辦公室。貫穿建築群中間嘅係添馬公園,一直延伸到模型最前方臨海位置,跨過龍和道,連接中西區海濱長廊。

海富中心嘅天橋分岔成兩邊,連接政府總部建築群,從上而下望,好似一個空心嘅水滴形狀。建築群中最高嘅建築物係政府總部,俗稱「門常開」,佢外形似一道打開咗嘅門,呼應「門常開」呢個設計概念。總部分東翼同西翼,形態就好似豎起兩隻手掌,掌心相對,右手稍為升高,屈曲手指,平放喺左手指尖上,右手係西翼,外牆係淺藍色;左手係東翼,外牆係深灰色,左手手背後面嘅位置係東翼前地,俗稱「公民廣場」;掌心之間嘅下方就係添馬公園嘅起始點。添馬公園主要有兩條行人通道,由政府總部開始向往維多利亞港分岔,似英文字母A字嘅兩劃斜劃。連接住兩條通道嘅,係四條排成閃電形嘅小徑,同埋一條橫向小路。

建築群左邊嘅立法會綜合大樓,分為辦公室樓同議會樓。左邊係辦公室樓,外牆係深灰色,高度大約有政府總部嘅一半,喺上方向下望,可見大樓好似阿拉伯數字嘅「7」字。右邊嘅議會樓高度大概係辦公室樓嘅一半,由一個長方體同一個圓柱體建築拼合而成。外牆磨砂透光,可以見到建築物內部,長方體嗰邊嘅樓頂以綠色標示綠化設計。

至於建築群右邊嘅行政長官辦公室,高度同立法會綜合大樓議會樓差唔多,形狀好似一個巨型貨櫃,向海嘅一面外牆全透明,頂層同埋面向添華道嘅一面外牆係綠色同透明物料相間,隱約可見內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