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香港,M+新藝術委員會購藏基金購置,2021年 © 郭鴻蔚。圖片:M+,香港
旁述:
郭鴻蔚創作咗一系列名為《自然形式的圖集》嘅畫作。喺2024年開幕嘅「山鳴水應」展覽中,就展示咗其中三十六幅喺2017年創作嘅水彩畫。每幅作品尺寸相若,都係呈正方形,連埋畫框,邊長約40厘米。每幅畫作嘅背景都係白色,中間各自描繪一塊各有不同顏色嘅自然礦物同水晶。
呢三十六幅作品掛牆展示,以打橫六幅、打直六幅排列成一個大嘅正方形。離遠睇,就好似一個超過兩米高嘅巨型展示櫃,個櫃有三十六格,每一格都展示咗一塊礦物樣本咁。
畫中嘅礦物全部都大約有一張A4紙咁大,各有唔同形態,並以唔同嘅色調呈現礦物表面嘅質感同光凙,睇起嚟,每塊都似係唔同嘅礦物。其中,有一塊通體翠綠嘅玉石,表面好似脹起咗一個個泡泡;有一塊礦物係黃色、加上深橙色嘅雲狀紋路,好似一塊蜜蠟;有一塊灰綠色扁身嘅橢圓形石,石體邊沿鋒利,呈梯級狀,似係斧鑿嘅痕跡;亦有一塊圓圓哋嘅礦物,表面有唔同切面,切面邊緣呈粉紅帶紫色,中心透現一抹悠悠嘅藍光,好似通透嘅粉紅水晶,而水晶下方,連住粗糙嘅灰色石,似係呈現水晶未開採出嚟嘅原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