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聽

南展廳 

謝德慶 《一年表演1978–1979》

1978至1979年,2000年印刷
黑白照片呈現一場行為表演藝術的情景。整齊的囚室內,一個年輕男人躺坐在一張狹窄的床上,囚室鋪上硬木地板,設有洗手盆和鏡子,其中兩邊圍上鋼枝。

M+,香港,© 謝德慶,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旁述:

想像一下,喺一個比你身處嘅畫廊空間大唔得幾多嘅籠入面,你要獨自度過一整年,完全孤獨一人,除咗你嘅思想之外,乜嘢都冇。

謝德慶:

哈囉! 我叫謝德慶,我喺1950年出世。1974年7月13號,跳船到美國,我係一個非法移民。

旁述:

謝德慶係一位行為藝術家,佢出生於臺灣,二十四歲嗰陣喺紐約開始新生活。佢將自己喺呢片新天新地上嘅孤獨同迷茫,轉化為長達一年、別具開創性嘅表演。呢個籠就係佢第一件作品。

謝德慶:

所以呢一件一年行為作品──又叫《籠子》,我喺籠裏面一年,唔可以同人講嘢,都唔可睇書寫字,聽收音機,或者睇電視。

我嘅作品本身唔係一個關於監獄囚犯嘅政治隱喻,而係講緊一個人、一個孤立精神狀況。至於關於一年時間:就係地球繞太陽一周嘅時間,亦都係人類計算生命嘅一個基本單位,用嚟講述一個周而復始嘅生命。

旁述:

謝德慶為M+展覽揀咗一啲特定嘅記錄,説明呢個作品為佢帶嚟嘅精神壓力。嗰度有一個日曆,標明有十九日公眾可以參觀呢個無聲作品。喺啲相入面,你可以睇到佢啲頭髮喺一年內長咗幾多,仲有有律師簽署嘅文件,證明佢嘅行為並無取巧。其他相就顯示咗佢喺個籠入面其他嘅應對。

謝德慶:

仲有一張就係我喺籠入面嘅一角呆坐,就係床角個邊。嗰度好似我屋企,而其他三個角落就係外面。所以咁樣可以令我喺屋企,然後出去外面散步再返嚟來,令我覺得住喺入面闊落啲。

另一張就係我每日都要喺牆上面刻一橫。咁樣我就會知道過咗幾多時間,仲有幾耐要繼續。所以,我呢個作品本身就要講,生命就係生命嘅徒刑,生命就係度過時間,生命就係自由思考。

旁述:

呢件作品嘅名稱係《一年表演1978–1979》,係謝德慶喺1978至1979年間進行為期一年嘅行為展演。當中有唔同嘅物件同檔案記錄呢次展演。喺2021年開幕嘅「個體・源流・表現」展覽中,就展示咗同呢次展演相關嘅紙本文件、黑白照片同埋海報。

紙本文件有兩份,都係白紙黑字嘅英文打字文件。一份係有謝德慶簽名嘅藝術家自述,聲明佢自己會由1978年9月30日開始,單獨囚禁喺紐約一個牢籠裏面,牢籠尺寸為11呎6吋乘9呎乘8呎,為期一年,期間唔同外界溝通、唔閱讀、唔書寫、唔聽收音機、唔睇電視;禁閉期內有專人負責膳食、洗換衣物同處理大小二便。而另一份係由見證人Robert Projansky簽署嘅文件,聲明喺1978年9月30日見證謝德慶進入木製牢籠後,喺牢籠入口每個接駁位貼上紙製封條,並會喺1979年9月29日見證謝德慶離開牢籠。

黑白照片有四張,其中兩張係謝德慶嘅半身相,睇落好似係證件相,但係放大到差唔多成人手掌咁大。其餘兩張相分別影住謝德慶住喺牢籠嘅情況,同埋牢籠牆上嘅刻痕。

半身相中嘅謝德慶,係一位亞裔中年男子。其中一張相佢無留鬚,髮型係剷到好短嘅陸軍裝,上衣左襟印有「SAM 93078」,右襟印有「HSIEH 92979」。另一張半身相中,謝德慶着住同款嘅上衣,深色頭髮長到落膊頭,嘴角留有兩執鬚。

其餘兩張照片,其中一張係喺牢籠外影住牢內嘅謝德慶,牢籠由木條砌成,係由地下延伸到天花板嘅木欄,木條整齊地橫橫直直咁排列,形成一個個長方形框,每個框約為一卷廁紙闊、四卷廁紙高。牢內嘅謝德慶,身穿白色棉質衣服,坐喺床頭,繑住腳,用枕頭墊住背同頸,挨坐喺牢籠嘅一個牆角,頭靠後昂起,旁邊牆上有一盞着住嘅燈,整個環境光線幽暗。另一張相近鏡影住牆身嘅53組刻痕,以橫排6列、直排9行嘅方式排列,刻痕下方刻有「SAM HSIEH 93078–92979」。刻痕係一組組淺坑,每組由一排七條短直紋同一條橫劃組成,橫劃貫穿七條直紋嘅中間,似喺以8劃為一組記錄日子。53組刻痕中最後一行嘅最後一組,只有一條短直紋。

單色海報有兩張,底色一黑一白,兩張海報嘅排版設計相類似,上半部分都有牢籠嘅實境圖像,下半部分印有1978年9月至1979年9月嘅年曆,圈住咗開放畀公眾參觀嘅日子,參觀時間由當日早上11點至下午5點,海報嘅最下方註明地點,同埋開幕、閉幕嘅日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