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
M+ 希克藏品(捐贈),香港,© 艾未未,圖片:M+,香港
艾未未:
我叫艾未未,我係中國人。通常人哋視我為一個藝術家。
旁述:
艾未未係當代藝術入面其中一個最廣為人知嘅名字。《洗白》呢個作品展示咗好多新石器時代嘅陶壺,大約四分一俾藝術家油咗白色,再整齊排列成一行行。佢同我哋講呢種物理性同結構感係點嚟。
艾未未:
我自小對於手工製作就好感興趣,因為我生活喺一個物質匱乏、所有嘢都要自己做嘅時期。不論係一個書架、一個煲水用嘅爐頭、又或者係取暖用嘅火爐,甚至包括自己瞓覺張床,都要自己郁手去整。因為我哋生活喺一個非常原始嘅社區入面,所以我對手作非常熟悉。呢個對我來講有好大嘅益處,一直對我嘅藝術創作好有幫助。
呢個同藝術嘅關係就係:我哋點樣將自己嘅感受,通過一種方式嚟傳達。呢個傳達實際上有好多嘅可能性,可以係純理性,或者理性、感性兼備,或者話係純感性。對我嚟講,我比較偏重純理性傳達,同埋批判性嘅分析,而唔係太感性果種。
旁述:
既然艾未未咁重視批判思考,我哋問佢《洗白》呢個作品嘅靈感嚟自邊度。佢嘅答案有啲令人意外。
艾未未:
我所有嘅作品都唔係嚟自靈感,經常有人問我:「你嘅靈感喺邊度嚟㗎?」實際上,我係一個冇靈感嘅人,亦可能我唔係一個真正嘅藝術家,雖然我做咗咁多作品周圍展覽。我嘅作品都係從思考分析、同我自己對事物嘅理解;佢哋出自我嘅好奇心,同埋希望對事物「打爛沙盆問到篤」嘅一種狀態而自然出現嘅。
我實際上都唔在乎佢地係唔係藝術品。呢句話係好重要嘅,因為我創作咗啲作品之後,都無打算過將佢哋賣比任何人,或者俾任何人去收藏。更加唔會諗到有一日佢會出現喺M+博物館,我係真心咁諗。創作係我自己嘅興趣, 我願意咁做,呢個表達左我對美學嘅一啲態度。
旁述:
呢件作品嘅名稱係《洗白》,係艾未未喺1995至2000年期間創作嘅裝置作品,包含大約一百個中國新石器時代嘅陶罐。罐嘅數量同展示空間尺寸視乎整體擺放方式而定。
呢件作品由一個個雙耳陶罐組成,因應展出空間而分行排列,猶如一個方陣。陶罐本身係橙啡色,接近泥土嘅顏色,罐上有啡黑色嘅圖案裝飾。方陣當中約有四分之一嘅陶罐表面上咗工業用嘅白色油漆。
每個陶罐嘅款式相似,都係頂部有壼形開口,開口略高,口沿窄小、向外翻,罐肩呈圓鼓狀,喺最闊嘅位置有雙耳,即係罐嘅左右兩側有凸出嘅圓孔形手挽,罐體由手挽下方再收窄到底部。方陣中約有四分之三嘅罐,表面保留咗啡黑色圖案,花紋主要由粗線組成,包括圓圈紋、青蛙紋、平行條紋、魚紋等等,部分花紋對稱。其餘約四分之一,即係大約有二十個陶罐上咗白色油漆,油漆完全遮蓋住罐上原有嘅色彩、裝飾嘅花紋以及年代遺下嘅痕跡。呢啲白色嘅陶罐混咗喺其餘古舊嘅陶罐之間,尤為突出。隨年月過去,陶罐表面嘅一部分油漆會龜裂脫落,露出原本嘅橙啡色底色同啡黑色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