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

M+,香港,© Helen Ting,圖片:M+,香港
旁述:
喺香港甚至亞洲藝術史中,呂壽琨可以話係舉足輕重嘅人物。佢係香港新水墨運動嘅發起人,對中、西方嘅繪畫理論都有研究,深入哲學思考。因此,佢發展出別樹一格嘅水墨風格,當中以大型抽象嘅禪畫最具代表性。
香港藝術家以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副教授管偉邦,覺得呢張1970年嘅《禪》係呂壽琨禪畫中較為獨特嘅一幅。
管偉邦:
呂壽琨最典型嘅作品就係粗線條,黑色嘅墨落落大方咁置於畫中各個位置,然後就係一個或數個嘅紅點喺白色畫面上,呢個係最典型嘅。呢幅冇呢啲元素 , 佢似乎喺最典型嘅禪畫內再拆啲唔同嘅風格出來。
整件作品係置中嘅構圖,利用宣紙嘅特性去加強線條或者墨色嘅變化,喺畫中用大量嘅墨以表達唔同嘅層次。呂壽琨喺呢張畫啲墨色響一個好窄嘅範圍,畫成好純粹嘅一團黑色。唔識畫嘅人會以為佢無咩技巧,於是成幅畫成黑色。但內裏其實用咗唔少功夫去產生唔同墨嘅層次。
不單只墨,因為喺墨嘅裏面滲著微黃色 ,好似有紅點喺裏頭發光閃閃。呢啲都係以不同嘅元素去加強對墨嘅理解同認識。成件作品黑鼆鼆,好似天地混沌初開,好似黎明將至未至嘅感覺。
旁述:
除咗從視覺內容去睇之外,要再進一步去欣賞呢張畫,就要了解「禪」嘅意思。
管偉邦:
禪可以用兩句說話去理解,第一係「以心為中」、第二係「以無門為法門」。所謂「以為心中」係咩意思?係一種唯心嘅說法,我哋可以理解為:外面世界係點唔重要,重要係你內心點樣感應世界。另外就係「無門為法門」,其實唔係指無法,而係指無成規去令佢得到呢個法,或者喺佛教嚟講得到呢個道。呂壽琨呢個作品中係無形像,屬於抽象嘅作品。我哋睇唔到山水、樹、石、天、海或湖,都睇唔到荷花。另外,就係「以無門為法門」,因為呂壽琨呢個係對新嘅水墨畫,或者係國畫,或者係對中國畫嘅一種處理。呢種處理係前無古人,所以會見到佢強調自己去創造一種方法去表達自我。
旁述:
呢件作品嘅名稱係《禪》,係呂壽琨喺1970年創作嘅水墨設色紙本作品,高284厘米,長122厘米,約有一層樓咁高、一道門多少少咁闊。呢件直幅作品描畫一團濃重混濁嘅黑雲。
黑雲喺中央佔咗大約八成空間,雲團似向左右兩邊延伸到畫面之外咁。雲團嘅墨色有濃有淡,隱約透出底下唔同嘅顏色。例如,雲團中間一片濃黑嘅混沌之中,可以見到分散嘅紅點,彷彿雲後有烈火燃燒。而雲團兩邊比較鬆散,淡墨之間有一抹抹淡黃色同灰藍色。
黑雲嘅上方係混濁嘅灰灰藍藍,似係黑雲鬆散嘅邊緣飄散,遮蔽暗藍色嘅天空。雲團嘅左上方,有一束打斜嘅白光,大約有成人手掌咁闊;光線嘅邊緣清晰,上面輕輕有淡墨覆蓋,分唔清到底係黑雲裏面蘊藏嘅亮光照射出嚟,抑或係一道明光直射入黑雲裏面,再隱隱折射出不同顏色嘅光線。
畫作最底有一片留白,同黑雲底部黑沉沉嘅墨色形成鮮明對比。喺雲團嘅底部,最左邊有兩個朱紅鈐印,印有「呂」同埋「壽琨之印」嘅字樣;而呢兩個鈐印正下方嘅留白位置,另有鈐印,印有「自誠明」嘅字樣。雲團底部中間偏左嘅位置有一個虎形印,而最右邊就有一個收藏家嘅收藏印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