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听

希克展厅 

何翔宇 《可乐计划(萃取结晶)》

2009年

「M+希克藏品:别传」展览现场,摄于2023 年,摄影:郑乐天,M+,香港

旁述:

艺术家何翔宇最初将一瓶可乐带到工作室里,将可乐煮到只剩下固态的残留物。然后他花了六个多月时间,独自一人熬煮一吨可乐,但他知道这还不够。于是他回到家乡辽宁省丹东市,雇用了十名工人,在一所木材厂里以一年多时间煮沸共127吨、即六万瓶可乐,生产出大批黑色泥状残留物,看起来像是闪闪发光的矿石,还放进光洁明亮的透明箱中。

可乐在中国的销售背景让它成为西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标志。 1979年,中国经济刚刚开始对外开放,本来被停售的可口可乐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个红色包装的饮料在中国非常讨好,愈来愈畅销,甚至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产品。

何翔宇所煮的127吨可乐正好等于可口可乐在他家乡的年均销量。现在这些数字和它隐喻的消费欲望变成了实体,震撼地呈现在眼前,这会否让你思考消费的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何翔宇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绕过受跨国公司监管的当地代理商去取得大量可乐,在制作期间,他还需要应对不同政府部门的调查和盘问。他以这个项目真实地介入社会运作,体现了各种权力的复杂关系。

旁述:

这件作品的名称是《可乐计划(萃取结晶)》,是何翔宇在2009至2010年间创作的雕塑,创作材料为可口可乐的糖分结晶。作品好像一团团黑色的泥土,堆放在一个透明展柜裡面。有黑色边框的展柜离地架高,高120厘米,长400厘米,深100厘米。

可口可乐的糖分结晶呈不规则形状,有部分堆至展柜高度的一半,形态好像把湿润的泥土,捏成一团团再叠高;有部分就往内凹陷,如泥土中有一个个孔洞。靠近展柜观察,会看见结晶是颗状沉淀物,主要是黑色,部分位置是偏深的咖啡色,混杂银色或者白色的细碎颗粒。站在远处观看,整件作品的形态就好像在海边被海水侵蚀和风化的岩石,或者像是不知名的巨型黑色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