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G層 

地下大堂焦點——光線與燈飾

近鏡拍攝九盞相同的天花吊燈。每盞燈都以厚玻璃製成,宛如上下倒轉的碗。

M+大樓的「香港燈」。攝影:梁譽聰。M+,香港

旁述:

我哋啱啱講解過M+嘅地下大堂點樣引入自然光,光線透過天窗由上層嘅採光井滲落嚟,亦會透過地下大堂四個入口嘅落地玻璃曬入去,令到成個空間都好通透。

如果你熟悉香港,呢度嘅燈光裝置可能會更加引起你嘅注意。你睇吓喺服務櫃檯上面嘅吊燈,圍住中間嘅柱位懸垂落嚟。呢個設計就好似一隻裝住燈泡嘅水母,靈感其實係嚟自街市、食品店舖同雜貨舖入面無處不在嘅紅色塑膠燈罩。

呢個外型成為設計師嘅核心概念,應用喺博物館唔同嘅空間。喺服務櫃檯呢度裝置嘅,係一啲以鐵線懸吊住嘅小型燈罩。喺入口外面,設計師就用咗更巨型嘅燈罩,以一個實淨嘅三角架結構支撐,足以抵擋不時襲港嘅颱風。佢哋叫做「香港燈」,係由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設計,並由意大利生產商Flos製造。

M+呢個燈飾設計嘅靈感,可以話係本地視覺形象嘅標誌。膠燈並非昂貴同高尚嘅物件,而係日常生活嘅一部分,一個屬於大眾嘅文化遺產。 久而久之,佢喺不知不覺間變成香港一個經典嘅符號,依家更加成為點綴呢一個公共空間嘅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