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B2層 

潛空間

從底層透過天井往上看,可見數個樓層。兩根混凝土柱支撐着畫面右邊的天花板。在觀者的左邊,上層位置可見一件裝置藝術品的局部,當中數張木椅附於一張圓桌側邊。

M+大樓的潛空間。攝影:梁譽聰。 M+,香港

旁述:

呢度係M+嘅最底層,B2。有時呢度會用嚟做收費展覽,假如今日你遇上呢種情況,你仍然可以由地下或者B1樓層好好欣賞呢個空間。如果你已經身處B2,不妨靜落嚟,將自己沉澱喺呢個空間之中。

呢個開闊、寬敞、走工業風同啞色色系嘅空間,應該同你去過嘅其他展廳感覺好唔同,呢度叫做「潛空間」,可以話係M+嘅基石同核心。結構而言佢係位處地基,精神上亦都反映緊一個充滿潛力嘅嶄新藝文空間响香港崛起。睇睇上面,博物館樓層就係咁樣一一呈現喺你眼前。

潛空間究竟係點嚟嘅呢?建築團隊當初設計M+呢座大樓嘅時候,佢哋好想構思一個能夠表現出原址獨特之處嘅設計。不過,整個西九文化區嘅土地係填海得嚟,即係話呢度並無之前嘅建築或者歷史呼應,係一塊空白嘅畫布。

但係團隊好快意識到,呢度嘅地底下確實有啲野存在,就係機場快綫同東涌鐵路嘅隧道,打對角咁貫穿地底。初時呢條隧道被視為設計嘅極大挑戰,但係建築團隊立即發現佢正正就係重要嘅特色。於是團隊化身考古學家,決定要挖掘返條隧道出嚟,將佢顯露於人前,然後再以混凝土層架覆蓋。而呢一層嘅其餘空間保留住規劃階段嘅原貌,展示出呢個係一直潛藏而等待被發現嘅空間。

潛空間嘅地板都好特別㗎,成個博物館淨係喺度先搵到呢款「端紋」拼花技術製作嘅橡木地板,同大量運用嘅混凝土形成強烈對比。你可以喺目錄選擇「焦點──木紋混凝土」,深入了解呢種木紋質感。早喺設計概要入面已經清楚列明,博物館要有一種粗獷、後工業風格,呢個決定或者係回應緊20世紀末同21世紀嗰啲規模龐大嘅創作同展覽。潛空間獨特嘅佈局,令創作者同策展人有機會善用唔同嘅空間比例,去構思場域特定嘅作品同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