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M+大楼建筑口述影像

M+大楼由一个设有天台花园的方形基座平台和一座横跨平台中央的纵向大楼组成,在日落时分俯瞰香港维多利亚港。

M+大楼。©麦憬淮。摄影:麦憬淮。 图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旁述:

M+大楼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上而下包括一栋高楼、一个平台以及一个基座,三部分相连。从东面或西面看,高楼和平台的外观好像一个上下倒转的立体英文大楷“T”字。开放给访客参观的主要展览空间,设于平台和基座的楼层。M+大楼共有16层,另外设有两层地库。

高楼高约66米,长110米,宽约10米,面向维多利亚港那面外墙,装满一排排LED灯,灯亮着时,就会成为一个跟外墙一样大的巨型萤幕。高楼下方的平台,是一个长方体,高约12米,长110米,宽约130米,楼层面积约有两个足球场般大。高楼和平台的外墙,都铺了波浪型以及圆筒状的墨绿色陶制瓦片。而平台下方的基座,整体比平台小,平台于是成为基座上方一道宽阔的簷篷,用来遮荫挡雨。基座的外墙大致是灰色混凝土墙,跟高楼以及平台的墨绿色瓦片形成强烈对比。

基座包括两层地库和地面层,地面层四面各有一个入口。部分入口处外装有一盏盏半透明圆形吊灯,灯罩的直径超过一米,外形好像一只只反转的巨型汤碗,又圆又厚,是仿照街巿常见的灯罩外形制造。基座外围的墙身是灰色混凝土墙,靠近入口处就开始转为一节节墨绿色仿青竹的圆筒形陶制瓦片,这些瓦片铺砌成茂密的竹林,从室外延伸到室内空间。

由地面层入口进入室内的地下大堂,天花板高度超过7米,地面铺上灰色混凝土地砖,表面带有木纹。高身灰色混凝土柱分布在大堂不同位置,部分柱身像地砖一样有木纹。大堂四面装有落地玻璃,地面有两个开口,可以看到地库;天花板也有两个开口,可以看到平台的天窗,自然光会从这两道天窗透射到地下大堂,以及两层地库。最下层的地库又叫做“潜空间”。如果走近大堂地面开口的围栏俯视,可以看到两级巨型梯级横越潜空间。梯级由混凝土建成,每级都比成人高。这两级梯级覆盖着的,是港铁东涌线和机场快线的行车隧道。

从地下大堂上一层,就会进入平台的部分,到达二楼展厅。这楼层的天花板有一排排灯管。跟大堂不同的是,地面铺上浅咖啡色木地板,配衬白色墙身,并有九对深咖啡色大门,可以通往展区。而部分大门旁边的墙身,有颜色鲜艳的展览图像。在这楼层的中央位置,有一个宽阔方正的中庭,周边是不同的展区和名为“大台阶”的活动空间。中庭正中间,有一道白色螺旋形楼梯,向上连接三楼。螺旋形楼梯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列四根灰色混凝土柱,两列柱平行相对;向其中一列看,四根柱子一字排开,两根为一组,分别向左和向右倾斜。这些倾斜的支柱是建筑结构巨型桁架的一部分,用来支撑整座大楼。中庭和周边展区之间,左右两边的地面各有一个开口,天花板各有一道玻璃天窗。无论在地库“潜空间”、地下大堂还是二楼展厅往上看,看到的都是同一道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