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听

东展厅 

Archigram、彼得·古克 「插接城市」

1964

M+,香港,© 1964 Archigram,图片:M+, Hong Kong

罗发礼:

我叫罗发礼,我是一名出生于香港的建筑师。我上学时曾师从Peter Cook,他是 Archigram的成员之一。我读大学的时候曾见识过 Archigram的工作,因此对整个建筑专业非常乐观。他们的确启发了诠释建筑的灵活性与创造力。

旁述:

作为一名建筑师,罗发礼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他告诉我们,香港是一个设计非常精密的现代城市,有互相连接的摩天大楼、铁路、甚至是浮在岛屿上的机场。而在所有这些事物成为现实之前,已经有人预料到这一切将会发生。

罗发礼:

有一群名为Archigram的建筑师,他们在1960年代就已经开始思考像香港这样如此复杂且不可思议的城市究竟是怎么样的。虽然今天我们眼中理所当然的一切在那个时代仍未出现,但Archigram提出了这种愿景,这是非常大胆的。他们认为城市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营造和设计的。

旁述:

Archigram在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尝试之一,就是“插接城市”。罗发礼为大家更仔细地介绍这件作品。

罗发礼:

今天大部分的城市,仍然是用传统的由地面开始建造的方法;但“插接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反地心引力。也就是说,建筑物是可以从上而下来搭建的,光是这一点就非常有趣,因为无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的世界里面,我们的确看到我们的城市设计很过时,因为要提升一个城市并不容易,也无法轻易将一个城市改头换面。但“插接城市”为我们展现了未来所特有的一点,就是灵活性,它是创造一个全新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核心价值。

当我们理解了Archigram的背景,再回望香港,我们就应该更具创意性地反问自己:“香港可以如何发展?”如果将香港看作是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可以立刻变成一个乐观的地方、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而这个恰恰就是Archigram的精神所在。

旁述:

“插接城巿”是一个概念城市,由建筑团体Archigram成员彼德.古克在1964年构想出来。根据他的理论,这个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巨型建筑网络,建筑结构可以按需要增加或移除,并以管道和吊臂输送物品。在2021年开幕的“物件・空间・互动”展览,展出了跟这个概念相关的立面图、轴测图、位置图、录像、模型、建筑杂志等。

其中一幅立面图高52.5厘米、长111厘米,是“插接城巿最大压力区”立面图,图中以不同颜色和形状,代表区内的建筑物、连接路径以及区域使用用途等等。区内的组件和建筑结构,由左至右、由下而上、从前景到后景分布全图,建筑结构和区域之间有路径和管道互相连接,看起来很像一组庞大的机器结构。

立面图为横幅长方形,四个角裁切成圆角。全图主要用红、蓝、绿、橙红、紫红和黄色,形状包括不同粗细的条状、不同大小的圆形、电池形状以及不规则多边形等等。

图中的地面为蓝色,有两个工整的梯形大坑。一条条绿色小窄管道交叠成一格格菱形网,左右贯通全图。网状管道左右两边各有一组垂直管道,很像两道巨型门框,嵌入地面大坑。而在网状管道的顶部,就有一组淺灰色、看似巨型机械臂的装置,扣连左右两组门框管道。一组组蓝色横条状的结构夹杂在管道后方的建筑物之间,就像一条条有长有短的输送带。

在立面图最左边,垂直有三串电池形状的黄色建筑物,标注为“APARTMENT(公寓)”,差不多跟立面图一样高,电池之间有蓝色组件相接;而这些蓝色组件连接网状管道和输送带。公寓右边是一栋红色的棒状物,有公寓一半高,标注为“CAR SILOS”,是停泊汽车的圆柱塔。之后是一组很像电力供应或者滑轮输送的系统,标注为“A FEEDS(A供应装置)”,由一组滑轮状结构连接左边的门框管道,标注为“ROUTE A(路径A)”。经过门框管道往右,是用一个个橙红色长方形叠高成棒状或者斜放成梯级状的建筑,标注为“OFFICES(办公室)”和“INFORMATION SILOS (资讯塔)”,这个区域的下方标注为“RAIL STOPS(铁路站)”。再往右依次为多边形黄色的“PLAZA(广场)”、“THEATRE(剧院)”和“EXHIBITIONS(展览区)”。然后就是位于右边门框管道的“ROUTE B(路径B)”。在门框管道右边,再有一栋停泊汽车的红色圆柱塔,旁边有另一栋比它高一倍的红色圆柱塔,也是用来停车,但这座塔向上展开成漏斗形状,上方有一层层胶囊状的建筑结构,并有绿色管道贯穿。图的最右边,是“MUSIC THEATRE(音乐厅)”。以上全部都是前景建筑,而后景建筑主要在图的中间,以淡灰红色显示,其中有一栋是高耸的漏斗形建筑物。区内有四栋建筑物的顶部有吊臂。

立面图整体泛黄,有破损和钉孔。右边直向和下方横向的边沿有刻度,右边由下而上沿边标注英文字母D至H,以及J,下方由左至右沿边标注数字“X72”至“X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