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
M+,香港,© expired,图片:M+,香港
曹慰祖:
我认为这个项目改变了我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成就了我的人生。
旁述:
这是曹慰祖。1979年,他是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旗下的一名年轻助理。在美国,贝聿铭当时刚刚拿下了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建造以及装修工程的委约,而这盏华丽的台灯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曹慰祖当时在北京现场,负责将贝聿铭的设计付诸实行。
曹慰祖:
对贝聿铭而言,他想利用这个机会来探索一些对他非常深刻、有共鸣而且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将他毕生所学到的实践在祖国身上。他还有一个独特的使命,就是要恢复对土地、归属感以及大自然与建筑环境关系的中国传统思维。
旁述:
这盏灯是曹慰祖与室内设计师John Morford合作的成果,也将贝聿铭的视野体现在了酒店各个方面之中。酒店的中庭是一个庞大却私密的休息区,而这盏灯的设计是为了提升中庭的感性气氛。
曹慰祖:
我们决定要将光线引到空间里的物件上;光源可以向下然后反射。而这种光线比起直接将光线照在人们的脸上,会令人更加好看。当光线向下照射,那当然了,这盏灯的本身也一定要美观。所以,我们就决定简简单单就可以,就用圆柱形吧。
旁述:
设计完成之后,曹慰祖与当地工匠紧密合作,利用传统的景泰蓝金属加工技术,造出冰裂纹图案。正如曹慰祖之前所讲,这种共同创作的做法,以及对地点和空间的敏感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他日后的工作方式。
曹慰祖:
对我来说,身为一个建筑师,我们是服务而不是领导其他人,我们是负责引导,有责任从一开始便将世界连结在一起。在这个项目中,我要和一些几乎与我们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合作,在那两年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一家人,我们都努力让这个项目尽善尽美。即使是在今天,我每次回想起都还是非常感动。我们建立的手足之情,要一直铭记,我们并不孤单。这个是我工作的座右铭,一切都要归功于我在这个项目中的经历。
旁述:
中国北京香山饭店台灯,是贝聿铭、曹慰祖和约翰・莫福德在大约1982年设计的灯具,媒材包括金属、玻璃和青铜线,高47.5厘米、长40.5厘米、宽40.5厘米。
台灯由下而上包括灯座、灯柱和灯罩三个部分,以圆形和圆柱为主要设计。灯具以象牙白色为主,表面光滑而且带有光泽,布满青铜色碎裂纹理。灯座为圆形,灯柱为圆柱状,灯座和灯柱无缝接合,连成一体,灯柱就好像在灯座中央直接拉高成圆柱状,边线弯曲角度自然流畅。灯罩为两个同心圆,像是一个有厚度的圆饼,外围配上一个再厚一点的空心的圆饼。内圆直径和灯座的宽度差不多,外圈直径就比灯座寛差不多三分之一,内圆和外圈有一线缝隙,只在3点、6点、9点和12点钟位置装有细金属条连接。从侧面看,内圆比外圈大约高六分之一,看起来外圈就像悬浮在半空。
灯座的圆边装有一条电线,连接着一个白色平头插头;电线和插头整齐地绑好,整理成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