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收听

东展厅 

黄国才、大卫·阿塔利(导演) 《漂流家室》

2010
录像截图中,一个身穿白色船长制服的男人背向镜头,并朝着漂浮在海上的一艘小船敬礼。这艘船是一间装设于浮台上的立方体房屋,设有一扇门和几个窗户,天台上插着一面香港区旗。

M+,香港,© 黄国才,图片:M+,香港

黄国才:

我是Kacey Wong,我是一个当代视觉艺术家。我想,香港的观众通常应该很容易投入作品中 ,甚至可能会说:“咦,这里有间劏房诶!”

旁述:

这件好像劏房,即窄小分租房间的作品叫做《漂流家室》,艺术家黄国才当年创作时想对应香港高昂房价的情况。这个作品是具有功能性的建筑以及雕塑艺术。

黄国才:

当我们看到作品中大部分的结构都是可供使用的,我们就会相信它是真实的。例如它能浮在海上,门能够关上而且锁上,门外有门铃,又有土地公给人供奉。这种疑幻似真的状态,将观众导入了我想说的故事里。我认为这很重要。这也是建筑学的一部分,就是所谓的Make-Believe。尽管现实中充满局限和不可能。

旁述:

黄国才本来修读建筑系,后来发展成为艺术家。他喜欢将地道的元素加入作品,《漂流家室》也用了很多香港常见的物料。

黄国才:

建筑学里有一个用语为Vernacular  architecture,是一种由原始、原本的本土特色所发展出来的建筑风格,例如香港大澳的棚屋或避风塘里出现的建筑物,特别是在那些“接驳艇”,以及用发泡胶捆起制成的浮台⋯⋯那些西不会是由建筑师设计的,那些结构在还未有建筑师介入之前便已经存在。这很有趣,很有地方特色,它是一种从人的生活衍生出来的建筑美学和功能主义。在《漂流家室》的创作过程中,我曾到访香港仔,观察在避风塘的人怎样去把船接驳起来,怎样去做一艘浮船。作品中胶筒和车胎的出现就来自于此。

旁述:

黄国才曾经坐在《漂流家室》漂浮在维多利亚港之上。“海”和“旅程”两个概念使得作品引起不少共鸣。

黄国才:

我将船和房子放在了一起,构成一间“船屋”。船屋含有“旅程”的成分,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永久的地点。它可以在这里停一阵,在那里停一阵,表达出自由的涵义。它不是关于固定的地点,而是关于一趟旅程。这点与香港人的集体传统历史有关。

旁述:

香港历史包含不少人口迁移的故事,好像是难民来香港为求安居,又或者香港人去外国读书、工作甚至是移居。这种“漂流不定”的概念是大部分香港故事的写照。

旁述:

《漂流家室》是黄国才创作的一间住宅单位,可以在海上漂浮。这段彩色有声的单频道高清数码录像,是由黄国才和大卫・亚塔利于2010年合作制成,片长5分53秒,记录了这个单位下水的情景。

影片中,黄国才在白天把一间特制的小型流动居所《漂流家室》运到西九海滨,再放到香港维多利亚港,让流动居所像一艘小船在海上漂浮。黄国才本人担任船长,在影片中讲解创作,并穿着全套白色船长制服,一本正经地在海滨石堤登船出海。居所在海上飘浮期间,船长做了几个活动,包括用一对船桨划船;在船顶天窗伸出上半身,举起双筒望远镜回望岸上;穿上橙黄相间的救生衣,站在船顶小草地打高尔夫球和钓鱼;以及向岸上的观众挥手。

《漂流家室》是一间只可容纳一人的小单位,由混凝土建成,形状像一个立方体,长宽高都是4英尺,即约120厘米左右,大约是成人胸口般高。立方体装设在一个方形浮台上,浮台周围装上黑色轮胎和蓝色塑料浮桶,船尾装有马达。单位外墙密铺粉红色长条形墙砖,天花板有窗户,面向船头的一面墙就有一个窗台。窗台左边和右边的墙上,一面有白色垂直的排水管,另外一面装有一部窗口式空调。空调下方有一个红白相间的救生圈,在圈的中央,墙身有一个正方形小门,小门可以从单位内向外往上推开,当划船用的船桨穿过这道小门,船长坐在单位内就可以把着船桨的握杆划船。天台铺了草皮,并插上香港区旗。向着船尾的墙身有一道不锈钢门,旁边有门钟,门钟下方近浮台的位置有一个红色的土地神位。单位内部的装潢跟一般住宅没什么区别,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单位内部墙身是米白色,铺上木纹地板,墙上有船长的照片,还挂着一件救生衣,有一支鱼杆靠墙摆放,窗户装有窗帘,窗台上放有一面镜子、一个双筒望远镜、一个迷你铜制旧式潜水头盔模型、一瓶红酒和一只高身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