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B2层 

潜空间焦点——木纹混凝土

混凝土墙的一角。混凝土拥有木板的质感,仿佛印上木质纹理。

M+大楼的木纹混凝土。摄影:梁誉聪。 M+,香港

旁述:

M+大楼的墙身、支柱和地下都采用大量混凝土建成,潜空间将这种材料的特质,发挥得最淋漓尽致。为了贯彻在这一层营造工业风格的理念,以及突出整个地基的结构,建筑团队选择不遮盖和修饰混凝土墙身,使得这个空间有一种未曾雕琢的感觉。博物馆的底层给人的印象是粗犷的、接地气的且毫无掩饰,这种风格与位于二楼那种四四方方,有着雪白墙身的传统“白立方”展厅形成强烈的对比。

仔细观察这个开凿出来的地下空间,你会发现两种不同样式的混凝土。试着看看头顶的横梁,以及显示地铁隧道轮廓的高架结构,你会见到比较传统、平滑的浇筑混凝土,这种呈现原貌的造法叫“清水模”。再看看其他墙身和巨型支柱,你会见到另一种带有更多纹理的混凝土板块,如果你正好站在隔壁,不妨靠近一点去触摸一下它的表面。

支柱外层的混凝土其实是在原址倒模制作的。首先,要准备巨型的双面模板。然后选取合适的粗糙木板,再将它们打磨并涂上特别的物质,使混凝土成型后木板可以轻易剥落下来。这些木板会钉在模板里面,然后注入液状混凝土,等待成型。当模板被移除、木板剥落之后,就会留下你现在看到的木纹。

在前往下一站之前,你可能有兴趣了解,为何混凝土表面会有这么多圆窟窿?这些被称为“对拉螺栓孔”,是混凝土凝固时,金属棒穿过模板两边的痕迹,用来固定结构和确保混凝土的负重不会令模板变型,所以墙身便会呈现这样的效果了。